成功案例
GuanHang &Machinery
河南杞县:镜头聚集竹林乡 光影镌刻新时代
为活跃响应河南省摄协、开封市摄协2025年“我眼中的大美华夏拍照大赛”召唤,深度推动杞县“新时代 新征途 新风貌”2025年十大大众文化活动,5月20日,骄阳似火,河南开封杞县拍照家协会安排部分拍照家踏上征途,深化到杞县最偏僻的赤色城镇——竹林乡,展开了一场含义特殊的采风创造活动。
竹林乡,地处杞县县南35公里处,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革新前史,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新根据地。往昔,这儿硝烟弥漫,屡次剧烈战争在此打响,这片土地见证了先烈们的热血与献身,也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赤色城镇 。在竹林乡武装部长和文化站长的引领下,拍照家们首站来到庄林村。走进余克勤将军曾战争和生活过的故居,斑斓的墙面、古拙的摆设,似乎在静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余克勤将军终身身经百战,参加过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歼”、长征以及济南、淮海等许多战争,1955年被颁发少将军衔。站在故居之中,拍照家们怀着敬重之情,用镜头定格下每一处细节,企图经过印象,让更多人了解将军的勇敢业绩,铭记那段汹涌澎湃的前史。
随后,拍照家们向着百米高岗攀爬,前往水东革新勇士陵寝。这座陵寝是杞县建造最早的勇士陵寝,从前安葬着有名和无名革新勇士200多名。在一排排绿树盘绕下,陵寝庄严肃穆,勇士纪念碑高高屹立,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在这儿,拍照家们神态凝重,静静地瞻仰着陵寝,他们不只用镜头记载下陵寝的修建与布局,更将心里的震慑与感动融入到每一张相片之中。这次观赏,对拍照家们来说是一次深入的思维洗礼,让他们愈加殷切地体会到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脱离勇士陵寝,拍照家们来到梁寨村龙巢网业(稳固脱贫作用帮扶车间)。该企业于2016年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委的大力引导下,由乡贤返乡出资5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主要是做渔网地笼出产加工和出售 。在这儿,拍照家们看到了村庄复兴的繁荣力气。企业带动周边60余名大众在家门口工作,这中心还包含脱贫大众、监测目标、留守老人和妇女。务工方式灵活多样,既有固定用工在厂内加工,也有活动加工,大众能够把资料带回家加工,完成后企业上门收买。这种形式不只完成了大众增收、企业增效的两层作用,还在耳濡目染中带来了乡风文明的改变。从前村里打牌和闲谈的人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热心参加劳动、勤劳致富的身影,拍照家们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些充满生机与期望的画面。
在梁寨村丁堂小学,一场独具匠心的活动正在进行。乡里展开的“戍边守国感人心,爱国精神永撒播”典型业绩宣讲活动和司法所的普法宣扬活动招引了很多乡民和学生参加。拍照家们敏捷投入拍照,宣讲者慷慨激昂的神态、孩子们专心倾听的目光、乡民们活跃互动的场景,都被逐个记载下来。这些相片,不只是对活动的记载,更是对村庄文化建造和精神文明开展的生动出现。
下午,虽然烈日炎炎,拍照家们顾不上午休,拍照热心一点点未减。他们持续前往梁寨村标准化全主动恒温棚菌菇栽培项目出产车间和大棚西瓜栽培基地。在恒温菌菇出产车间,高科技的菌菇主动控管技能和纯净水循环系统让人眼前一亮,色泽新鲜的菌菇长势喜人;大棚西瓜栽培基地里,一个个圆润丰满的西瓜在藤蔓间若有若无。拍照家们络绎其间,从不同视点拍照,用镜头展示着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和村庄工业高质量开展的生机。
此次竹林乡采风创造活动,拍照家们收成满满。他们用镜头记载下了赤色前史的厚重、村庄复兴的作用、文化建造的生机以及农业开展的新貌。这些宝贵的印象,将成为展示杞县新时代、新征途、新风貌的生动资料,也将鼓励更多人重视村庄开展,为建造大美华夏贡献力气。(图片/邵金忠)